《信仰的力量》心得体会
学校办公室
这几天学习了《信仰的力量》这本书,觉得感触颇多。作为高校办公室工作人员,日常接触最多的是老师、学生,大环境耳濡目染下听到的最多的词就是“信仰”。深入阅读这本书之前,我也会有这样的疑问:信仰是什么呢?我的信仰又是什么呢?一番浏览后,心中豁然开朗,中华儿女的信仰不仅是自身追求,也是民族大爱。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如果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是失去团结力和生命力。我们民族的精神支柱应当是构建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升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这也是我们的民族信仰。
坚定民族信仰,离不开理论学习。在二零一九年中央党校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的讲话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在常学常新中加强理论修养,在真学真信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学思践悟中牢记初心使命,在细照笃行中不断修炼自我,在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作为,保持对党的忠诚心、对人民的感恩心、对事业的进取心、对法纪的敬畏心,做到信念坚、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政治上的坚定、党性上的坚韧都需要理论上的坚信。作为高校工作者,培养理性思维,掌握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分析问题,紧密结合新时代新实践,紧密结合思想和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重点学习,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努力做到对理论学习在学、思、用上贯通,在知、信、行上统一。
坚定民族信仰,离不开慎独慎微。为政之道,修身为本,对于高校工作者同样适用。在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武装头脑的同时,在思想深处固守正确的义利观、是非观,看淡个人进退得失,心无旁骛努力工作,为老师和学生做事,为学校做事。在这样的精神指引下,任何时候都能做到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行为、守得住清白。工作时秉持正确政绩观,发扬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以钉钉子精神脚踏实地干工作,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
坚定民族信仰,共同助力伟大复兴梦。“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只有每个人都为美好梦想而奋斗,才能汇聚起实现中华梦的磅礴力量。”高校工作者更要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民族事业,珍惜韶华、奋发有为,努力做走在时代前面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的精神自觉,自觉维护安定团结的办公室秩序,始终做民族团结、国家独立、人民幸福的支持者、拥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