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春季学期处级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
专题学习研讨心得体会
(张红兵)
2017年10月18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是一次凝聚人心的大会,更是一次激励人心的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作出的报告思想深刻,意义深远。我们的党和国家一路走来,始终坚持着为人民全心全意服务为宗旨。党领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对我个人而言,也要不忘初心,牢记自己的理想和奋斗目标,这是让自己变得更好的根源,也是让自己能够逆流而上的动力。
通过此次学校组织的春季学期处级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学习研讨后,让我对十九大精神的内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感受到时代的召唤催人奋进,梦想的力量鼓舞前行,我对自己的本职工作也有了以下几点认识:
一、勤于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业精于勤,荒于嬉。在工作中,只有不断的学习理论知识、锻炼业务水平、提高理论能力,始终保持饱满的工作热情,不断鞭策自己,找准自己的位置,才能以强烈的事业心、责任心完成好自己的工作。
二、恪尽职守,认真做好本职工作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工作中,要让自己充分认识到本职工作的社会意义和价值,对事业充满热情,对工作有荣誉感和自豪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尽可能出色的完成工作任务,把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并在实践中累计更加丰富的经验。
三、善于沟通,增强工作主动性
独柯不成树,孤木不成林。在提升工作执行力,释放工作正能量,加强与同事之间的沟通能力,行政工作能力、自身的业务能力的同时,也要善于和各级相关单位的沟通,建立联络机制,从而更好的掌握信息,更好的服务于学校招生就业工作发展。
四、用于担当,强化责任创新观念
俯首甘为孺子牛。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应敢于正视,勇于担当。要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不断完善本职工作。学习是创新的基础,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越丰富,越能有效地选择工作中更合适的方法,提出建业也就越容易拓展思路,今后,我会不断增强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自身工作水平。
风雨兼程百年路,初心不改中国梦,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坚持习近平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为指导,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永恒主题,以中国梦凝聚的民族力量为强大动力,砥砺前行,承担好新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使命。
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我感觉到肩上的责任重大,祖国的每一步发展令我感动鼓舞,我更应该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时刻保持谦虚谨慎、勤奋刻苦工作的作风。立足本职,不断保持一股强大的活力和不竭的动力,更好地为广大学生服务。
2018年春季学期处级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
专题学习研讨心得体会
(冯智恩)
党的十九大和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进步指明了前进方向,为我们党继续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奠定了重要的思想政治基础,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习近平同志在参加十九大贵州代表团讨论时强调,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大力培育和弘扬团结奋进、拼搏创新、苦干实干、后发赶超的精神,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创新发展思路,发挥后发优势,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续写新时代贵州发展新篇章,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
肩负总书记沉甸甸的嘱托,结合工作实际,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要做到不忘初心,始终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党的十九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等重大政治论断,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作出了全面部署。我们的党员干部要牢记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坚定“四个自信”不动摇,在新的时代、新的征程,续写新的辉煌。
二、要做到牢记党的宗旨不忘民,始终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思想,我们长期坚持、反复强调这个思想,就是因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本质特征的集中体现。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人民,要始终将人民对我们工作满不满意、人民对生活感到幸不幸福作为衡量我们工作的标准,深入群众中听心声、听意见、听建议。
三、要做到敢于担当不忘责,始终将忠于职守、尽职尽责牢记心中
在新时代下,我们的责任与使命是什么?总书记十九大报告中已经阐述清楚,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35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2050年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终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对于每个阶段我们的任务不同,使命不同,当前高等教育的发展还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我们的担子更多,任务更重,必须始终将教育发展的中心工作刻在心里,千方百计谋发展,一心一意促发展。
四、要做到坚持从严律己不忘戒,始终将反腐“利剑”高悬额上
打铁必须自身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把党建设的更加坚强有力,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
从严治党,党员个人要从律己做起,有人说:“党员干部面临的最大考验不是生与死、血与火,而是名与利、得与失,说归根结底是腐败堕落。”不能放松自己的内心的要求、放任自流,不能让腐败堕落的思想乘虚而入,冲垮廉洁自律的思想“堤坝”,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从严律己不松懈。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新时代,新的历史使命,我们将切实肩负起更多的责任与担当,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按照学校党委的统一部署,守底线,走新路,创新发展思路,发挥学校学科优势,为学校发展谱写新篇章。
2018年春季学期处级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
专题学习研讨心得体会
(宋晓飞)
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提高政治能力”的重大命题,强调要把讲政治贯穿于党性锻炼的全过程。这要求我们善于从政治能力的角度加强党性修养,有责任、有能力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政治标准是党性的首要标准,人民立场是党性的根本立场,坚定政治立场与政治站位需要深厚的感情和有效的方法。与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先要在感情上保持一致,最终在方法上把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创造性地落实在本地区、本部门和本职工作中。党性修养离不开科学的世界观,但世界观也是观世界,用什么方法观察客观世界进而改造主观世界,关乎党性修养的成效。毛泽东同志讲“两个务必”,把艰苦奋斗的精神与不骄不躁的方法放在一起讲,指出了党性修养的心性所在。邓小平同志强调“一切按辩证法办事”,为“一切为人民服务”提供了方法指南。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领导干部树立历史思维、底线思维、创新思维、系统思维、辩证思维,观察复杂局势、破解复杂矛盾要讲方法,体现了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有真情、有韧性、有办法,“道生于情”“情入于法”,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坚强的党性源于人格力量,也来自真理力量和把握规律。知行合一、自律与他律相统一是党性修养的突出特点。面对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和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我们要进一步把握执政规律、党的建设规律和干部成长规律,从严治党与科学治党相融合,个人修养与集体修养相结合,探索理论传播规律与理论接受规律并举,把握制度治党规律与思想建党规律、组织建党规律,以政治思维解决政治问题。讲党性也是讲科学。深入探索心理活动规律、干部教育规律和现代思维科学,使党性原则通过个体的党性锻炼和党内政治生活的历练,内化为牢固的党性观念和党性意识,有助于提高政治定力和防腐能力,以理论上的彻底和清醒达到政治上的坚定。
党性修养是一种品格涵养,也是一种能力素养。比如,大局意识是更高层次的思维方式,也是政治上的洞察力、判断力,需要加强日常思维训练和政治历练,站在整体角度和更高境界看问题,使自己的政治能力与担任的领导职责相匹配。又如,防范政治风险需要整体提升政治水平、政策水平和领导水平,科学判断形势,不搞人身依附。再如,拒腐防变仅有忧患意识和党纪法规是不够的,还要增加拒腐防变的能力培训,提高挫折承受力、心理调适力、应对诱惑力、情绪平衡力和处理复杂人际关系的能力。特别是在成功之初、升职之初、转岗之初、落选之初,面临诱惑、困惑、挫折,离退休时等转折关口,要慎初慎微,有效防范攀比心理、侥幸心理、攀附心理、补偿心理、报复心理等不良心理,避免赢在起跑线、输在转折点。
作为共产党人的“心学”,党性修养注重修心补钙、养气壮骨。因此,党性修养是关怀道德生命和政治生命的学问,也是改造内心世界、丰富精神生活和心灵生活的“生命科学”,贵在日常修行,要在终身践行,利在家和国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