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参加7月13-15日及8月24-25日全校处级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学习研讨班的学习研讨,重温毛泽东同志《实践论》、《矛盾论》等经典著作,特别是通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第1-24讲的学习,进一步打牢了思想根基、加深了理论功底,树牢了理想信念。
一.提高了政治站位。
《三十讲》通过透彻通俗的阐述、生动明晰的语言,以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之问的科学理论,极为深刻形象地阐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意义。通过认真阅读,深切感受到这一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提高政治站位,坚定政治立场,激发我们更加自觉地学习贯彻这一思想的内在动力。自己本身就是政治理论专业出身,更应当紧跟时代步伐,加强理论学习,同时带动整个单位的理论学习和研讨。这样才能在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向党中央看齐,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向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略看齐,把“四个意识”落实到一言一行上、体现到本职工作中。
二.梳理了思想脉络。
《三十讲》紧紧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等基本问题,既有深刻的理论阐述,又有具体生动的事实论证,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全方位地、深入浅出地解读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通过学习解读,进一步理清了自身头脑中的思想脉络,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三.固牢了行动根基。
学习理论重在指导实践,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就会使自己在未来学习和工作中更加勤于思考,敏于行动。“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找到一条好的道路不容易,走好这条路更不容易”。安全稳定工作更离不开理论的指导,“单丝不线,孤掌难鸣”,只有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同心协力应对各种问题,才能实现共享正义尊严、共享发展成果、共享安全保障。十九大报告也指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并对安全发展理念、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等内容提出了要求。由此,在新时代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创新发展中,必须紧扣现代大学内涵式发展、“双一流”建设的目标,从创新服务理念、加强科技突破、完善协同机制三个方面着手,整体推进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现代化、科学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