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办刊水平和影响力,学习同行的成功经验和做法,2019年3月15至16日,期刊社社长张纯江、《燕山大学学报(哲社版)》主编惠吉兴、编辑部主任董明伟一行五人走访河北省社会科学院主办《河北学刊》杂志社,就栏目建设、组稿约稿、办刊经费、编辑队伍建设等问题进行了交流。《河北学刊》杂志社主编把增强、副主编冯金忠、哲学编辑室何石彬、编务室主任崔清明等出席座谈会。
首先,期刊社社长张纯江就此行的目的进行了简要说明,并对《河北学刊》杂志社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河北学刊》主编把增强对我刊的办刊水平及编校质量表示了肯定,并对《河北学刊》的总体情况进行了介绍。
《河北学刊》作为河北省内仅有的两家CSSCI期刊之一,一直注重栏目策划和编辑组稿约稿工作,刊文80%都是约稿,且多为名家大家之作。选题策划注重时效性,2019年的很多选题在2018年暑假即已确定,如“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70年”“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等,因为着手时间较早,所以能够相对较早地推出相关文章,继而引起学界关注,同时也引起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心的关注和重视。正是由于较强的选题策划能力,使得《河北学刊》的影响力持续上升,仅2018年《河北学刊》社会学栏目就有十多篇文章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关于办刊经费,《河北学刊》主编把增强介绍《河北学刊》对作者不收版面费,其经费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二是与河北教育出版社有合作,收支基本平衡。关于编辑队伍建设问题,《河北学刊》是典型的学者型编辑团队,各栏目责任编辑基本都是正高级职称,有各自的研究领域与研究专长,有的编辑还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主持人,个人研究与办刊互相促进,这对刊物发文质量提供了重要保障。当然《河北学刊》自身也面临许多问题,如关系稿、人情稿的处理问题,以及与其他更优秀刊物的竞争等问题。
针对《燕山大学学报(哲社版)》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河北学刊》杂志社也提出了一些具有针对性、可行性的建议:第一,以栏目为突破口,提升刊物影响力;第二,加强与老作者联系,建立自己的作者队伍;第三,参加学术会议,先见稿后约稿,增强约稿的主动性,特别是要约顶尖的有影响力的作者;第四,编辑要跟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课题,了解研究动态及相关主持人研究情况,约稿做到有的放矢;第五,研究作者心理,针对性地寄样刊,让作者对刊物情况有所了解;第六,激励编辑,设立编辑成果奖;第七,争取进入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重要来源刊。
此次交流加强了《燕山大学学报(哲社版)》与省内高水平刊物的联系,座谈会结束后,《燕山大学学报(哲社版)》编辑部对本次走访进行了总结,明确了今后的工作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