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在高校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入开展,必须强化阵地意识,着力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培厚良好的崇廉尚洁“土壤”,这对确保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
一、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文化是精神活动和观念形态的事物,是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认知和内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指出,党员、干部要不断提升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去庸俗、远低俗、不媚俗,做到修身慎行、怀德自重、清廉自守,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就是要自觉把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近些年查处的高校大案要案来看,高校的党风廉政建设的任务还是很重的,反腐败的斗争也要坚持治标不松劲,不断以治标促治本。高校因其育人的特殊性,极少数人的腐败行为对高校带来的负面影响和育人环境的危害是巨大的。电视专题片《打铁还需自身硬》中的中纪委六室副处级干部袁卫华,这位高考状元,考入北京大学法学院,毕业后又以优异成绩考入中纪委机关。读书时,他立下的“小目标”是“尽快地进入处级这个岗位”,并且还要“生活更好”。为了实现人生“小目标”,他利用举报线索向地方官员交换工程,使自己的父亲从一个小包工头成为当地承揽项目大户,他父亲承揽项目的总金额超过10亿元。他还要求其父亲订立遗嘱,写明“将家庭财产全部给大儿子袁卫华”。这个典型案例当然不是说袁卫华的犯罪要由高校来“买单”,但毫无疑问,一个人“坚守真理、坚守正道、坚守原则、坚守规矩、明大德、严公德、守私德、重品质、正操守、养心性”的精神培养和人文素养的形成,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高校的党风廉政教育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以上案例看,“培养什么人”和“谁去培养人”的重要性都需要着力加强高校的廉政文化建设。
二、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等教育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新形势新要求下的高等学校要以更宽广的视野、更深入的层面、更具体的工作着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
一要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高校系统廉政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廉政建设任重道远。对此,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做好高校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增强党风廉政建设主体意识,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完善体现高校特点、符合学校实际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落到实处。加强对重要部门、重要岗位人员的教育、管理。同时,高校纪检部门要履行好监督责任,严格监督执纪问责。
二要开展好反腐倡廉思想教育。腐败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道德问题、精神问题。要在高校各群体中特别是党员干部中开展廉政教育,培养廉政习惯,形成高校校园的廉政氛围。把反腐倡廉思想教育内容纳入党员组织生活和教职工政治学习计划,努力把廉政文化贯穿到高校各项工作的全过程,使师生员工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筑牢理想信念,把清白、清正、清廉作为追求人生价值目标的基本准则。把反腐倡廉思想教育纳入思想政治理论工作范畴,挖掘传统文化中的廉政教育元素,引导教育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保持高尚品格和廉洁操守,提高拒腐防变能力。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使高校发展治理有方,管理到位,风清气正。
三要构筑好廉政建设的长效机制。把制度建设作为构筑高校廉政文化的重要基础,建立行之有效、针对性强的廉政管理和监督的制度规范,突出领导决策、选人用人、招生就业、基础建设、科研经费、图书采购、设备采购等监督重点,保证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为更好地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必须以问题为导向,不断加强制度建设,为廉政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同时要健全机制,强化监督,落实责任追究,有效预防腐败、抵制腐败。
四要让反腐倡廉融入校园文化活动。高校廉政文化必须是高校校园文化和廉政建设的相结合,离开廉政文化的校园文化不是完整的。要打造好高校廉政文化,必须将高校廉政建设与高校校园文化有机结合,特别是与师德、师风、学风、校风的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要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增强高校廉政文化的艺术性、趣味性、教育性,使高校师生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提高反腐倡廉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把反腐倡廉融入校园文化之中,就要在校园文化的文学、艺术等各种文艺形式和文艺产品中融进反腐倡廉元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都离不开文艺。高校校园文化的各种文学、艺术等活动都要弘扬正能量,让师生在这些活动中明美丑、辨善恶、分是非,使师生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廉政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