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好书推荐——《活着的马克思》
党委宣传部 聂东雪
偶然间看到《活着的马克思》一书,就被红色的封面所吸引。封面上马克思深邃的眼睛注视着前方,似乎在告诉世人他所了解的世界。这是一本了解马克思的通俗读物,也是一本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生动教材。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用讲故事的方式为读者呈现了马克思的生平业绩:第一部分“历史的巨人”用百余个发生在马克思身上的小故事让我们了解了一个勤奋好学的少年到受人敬仰的思想家的成长轨迹;第二部分“天才的头脑”以马克思的经典著作为由头,集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进行了富有启发式的阐释;第三部分“伟大的人格”从理想信念、学习精神、斗争气概、道德情操、革命友谊入手,将马克思高尚而又伟大的人格进行了再现。
正如书中所说:马克思,一个响亮的名字。他和他的思想影响着无数人。这本书将马克思的成长经历、经典著作和伟大精神结合起来,让我们对马克思、马克思主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共产党员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有着极大地促进作用。可以说,在我国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背景下,我们应该静下心来去感受这样一本通俗易懂的好书,去读懂马克思,感受真正的马克思主义。
经典好书推荐——《红星照耀中国》
工会 王慧娟
又名《西行漫记》,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所著的纪实文学作品,作者怀着对中国革命战争的重重疑问,孤身一人前往被人刻意曲解、遭到严密封锁的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记录下自己于1936年6-10月的所见、所闻、所感,向世界展示出一个最真实的“红色中国”,引起了全世界的轰动。
斯诺用朴实的文笔来描述言谈举止、追溯陈年旧忆,深入红军和百姓之中做全面广泛的调查,字里行间都流露着质朴与真诚,力图还原真相,保存历史的真实。无数人通过此书来了解中国的革命,了解中国的红军,了解中国共产党的信念与成长。这部作品多方位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而做出的不懈努力,彰显了共产党人崇高的家国情怀和民族精神——愈挫愈勇因志向远大,乐观向上且甘于奉献。面对重重压迫和封锁仍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是我们党始终永葆青春的真正奥秘。
经典好书推荐——《非暴力沟通》
研究生院 赵雅媛
非暴力沟通,又称为爱的语言,长颈鹿语言等,它不仅解决了众多世界范围内的冲突和争端,更重要的是也教会了人们如何使生活更加和谐美好。
很多时候,我们面对最亲近的人,依仗着彼此之间的熟悉与亲密,理所当然的认为对方能明白自己语意不明下的潜台词,反而会造成沟通的更加不畅,从而滋生出各种本应该可以被避免的矛盾。而这本书恰恰正是从沟通方式的角度,从“表达”和“倾听”两个方面,给出了有效沟通的示范,加之各种生动形象的案例复述与分析,和沟通方式的判断与练习,可以让我们一目了然的了解学习到一个更加正确有效的沟通方式,从而扭转负面的思维趋势,用温和的方式化解人际冲突,极大减少生活与工作中不必要的矛盾,使生活与工作的环境更加轻松和谐舒适。
分享两个书中给我带来触动的句子:
“人天生热爱生命,乐于互助。可是,究竟是什么,使我们难以体会到心中的爱,以致互相伤害?又是什么,让有些人即使在充满敌意的环境中,也能心存爱意?”
“听到批评时,我们一般会申辩、退缩或反击。然而,一旦专注于彼此的观察、感受及需要,而不反驳他人,我们便能发现内心的柔情,对自己和他人产生全新的体会。”
最后,希望我们都可以温柔待人,并也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
经典好书推荐——《幸福之路》
科学技术研究院 白静
伯特兰·罗素著作的《幸福之路》,是一部探索现代社会幸福问题的通俗哲学著作。这本书涵盖了东西方的智慧,并运用浅显易懂的表达方式,触碰你生活中的困惑和郁闷,并赠予了医治的良方。我是喜欢罗素的,喜欢他纯粹的性情以及丰富的人生经历,是他自由思想的忠实拥趸。
《幸福之路》直击人性弱点,指出常常破坏幸福感的消极心理因素,如竞争、疲劳、嫉妒、罪恶感、受害妄想,等等,并直接给出创造和提升幸福感的具体生活建议。幸福不是一种状态,而是一种能力。
阅读《幸福之路》的过程,也是找到生活突围之路的过程,走好脚下坎坷之路的过程。正如罗素写此书的目的,“希望那些遭受不幸而并未享受幸福的众多男女能够诊断出自己的症状并找出摆脱的方法”。这也是我推进此书的理由。
经典好书推荐——《大学的意义》
国际教育学院 陈璐
在中国高等教育领域和学术研究领域,“清华”二字如雷贯耳。而在清华校史上,“一代斯文”梅贻琦校长之名更是永志弗灭。后世人多称其开创了清华的黄金时代,为清华成为世界顶尖学府做出了巨大贡献。
梅先生毕生笃志办学,在主持清华大学期间,他奠定了学校风格,即严格遴选师资以及推行集体领导制度。梅先生认为大学的目的无外乎研究学术与培养人才,大学之大不在高楼林立,设施先进,关键在于大师群集,师道谨严,言传身教,春风化雨。
《大学的意义》一书收录了梅先生26篇文章和讲演词,篇篇文白风清,字字透露出梅先生对教育的憧憬,对后辈的期许,对家国的关怀。
全书分为四大篇章,包括“大学与教育”“青年的使命”“校长的态度”“清华之为清华”,其中不乏一些可以让广大教育工作者醍醐灌顶的至理名言。
在“青年的使命”章节,梅先生抒发了自己对于青年求学与成长的看法观点,寄予学生为人处世切忌偷懒取巧,虚浮作伪,而要从通识教育出发,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心性所向,持志坚定,以成为社会中流砥柱为志向,不苟且于眼前利益而随波逐流。
相信读者能从这本文集中读出梅先生心中的“大学的意义”,体会梅先生“为政不在多言,顾力行何如耳”的赤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