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支部风采>>正文
学校办公室党支部观看《五峰山上的“播火者”》心得体会
2022-05-16 16:43  

“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绝壮的音乐,多是悲凉的韵调。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这是1919年,30岁的李大钊创作出的激昂文字。这一年,五四风潮席卷全国,一个觉醒的时代到来了。面对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各种思想纷至沓来,在神州大地上争鸣、激荡……这一年,在河北昌黎的五峰山上,李大钊以敏锐的历史洞察力,发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价值。他高高举起马克思主义的旗帜,担当起了民族复兴的重大使命。

李大钊和昌黎五峰山的渊源很深。从1907年到1924年,十多年的时间里,他曾经八上五峰山。1919年的夏天,李大钊正在五峰山避暑山居。这时,胡适发表了一篇名叫《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的文章,他大肆宣扬改良主义,反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于是,李大钊给胡适写了一封公开信,题目叫《再论问题与主义》。

李大钊认为,要想解决中国的社会问题,就必须要有一个多数人参加的、共同的运动,而要想发动多数人,就必须要有一个共同的理想、共同的主义。如果不宣传主义,没有多数人参加,那不论你怎样研究,社会问题永远没有解决的希望。这是在告诉我们: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必须要有一个共同的理想。理想就是灯塔,主义就是旗帜。

李大钊在文章中公开亮明了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他明确地讲:“我是喜欢谈谈布尔扎维主义的。”并且他提出,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社会问题的方法就是“阶级竞争”,也就是革命。

《再论问题与主义》这篇文章公开发表后,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许多进步青年和学者纷纷撰写文章支持李大钊的观点,使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阵地得到了扩大。紧接着,李大钊在五峰山上又创作出了一篇大文章,那就是《我的马克思主义观》,这篇文章共2万6千多字,比较全面地阐述了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使马克思主义第一次以科学的完整面貌展示在了中国人面前,在当时的思想界产生了巨大影响,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1924年5月,李大钊为了躲避北洋政府的追捕,在五峰山避险近一个月。在这期间,他给夫人赵纫兰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预言:“目前统治者的这种猖狂行为,只不过是一时的恐怖罢了。不出十年,红旗将会飘满北京城。看那时的天下,竟是谁人的天下!”在白色恐怖面前,李大钊对自己从事的共产主义事业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李大钊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牺牲时年仅38岁。他用毕生的精力,矢志不渝地追求和传播真理,给黑暗的旧中国带来了光明和希望。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人,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党的家业守好、发展好,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步一步变为现实,这就是我们对老一辈革命家的最好纪念。

关闭窗口
通知公告 更多>>
· 关于档案馆(校史馆)党支… 2025-06-06
· 关于信息技术中心党支部赴… 2025-05-16
· 机关党委2024年度师德先进… 2025-05-09
· 关于计划财务处党支部赴白… 2025-05-08
· 关于认定安全工作处党支部… 2025-05-07
· 燕山大学机关党委2025年劳… 2025-04-30
· 关于认定创新创业教育与指… 2025-04-23
支部风采 更多>>
· 档案馆(校史馆)党支部赴... 2025-06-17
· 党委宣传部党支部开展政治... 2025-06-15
· 计划财务处党支部召开党员... 2025-06-13
· 学校办公室党支部召开深入... 2025-06-11
· 以案为鉴 明纪正行——档案... 2025-06-11
· 东北亚古丝路文明博物馆党... 2025-06-04
· 锤炼过硬作风 永葆清廉本... 2025-05-30

 

Copyright © 2013燕山大学机关党委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河北大街西段438号燕山大学机关党委 TEL: +86-335-0000000 
开发与技术支持:燕山大学信息技术中心